早些年,在大家的认知里( lǐ),一般电影在院线上映之( zhī)后,大概三个月就能在流( liú)媒体上看到。
但现在随着( zhe)流媒体的井喷,以及电影( yǐng)的票房不及预期,很多国( guó)产电影在电影院公映一( yī)个月就转流媒体了。
更有( yǒu)甚者,两周就能在网站上( shàng)看了。
人人都在批判流媒( méi)体,却无人能真正摆脱它( tā)。
在美国,一部电影从影院( yuàn)下线到登陆流媒体平台( tái),窗口期已缩短至三周。
当( dāng)然,多数能走到这一步的( de),都是烂片,毕竟真正卖座( zuò)的好片子,密钥可是延期( qī)再延期。
今天就来聊一部( bù)跟这个现象有关的美剧( jù),讲的就是一群人怎么用( yòng)过亿的投资去拍摄顶级( jí)大烂片的故事——
《片厂风云( yún)》
故事始于一场权力更迭( dié)。
百年老厂“大陆影业”的 CEO 因( yīn)连续十部电影亏损惨遭( zāo)解雇。
令人意外的是,继任( rèn)者并非精明的商人,而是( shì)公司内部资深影迷马特( tè) · 罗米尼克。
这个对电影艺( yì)术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( de)中年男人,瞬间从边缘跃( yuè)升为掌舵者。
马特雄心勃( bó)勃地启动了首个重大项( xiàng)目:
与知名饮料品牌“酷爱( ài)”(Kool-Aid)合作一部商业大片,意图( tú)复制《芭比》将商品成功转( zhuǎn)化为故事片的模式。
然而( ér),计划迅速偏离轨道。
当他( tā)遇见偶像马丁 · 斯科塞斯( sī)时,艺术激情压倒了商业( yè)理性。
斯科塞斯提出一个( gè)惊世骇俗的构想——
耗资两( liǎng)亿美元,将美国历史上臭( chòu)名昭著的“琼斯镇邪教集( jí)体自杀事件”搬上银幕(该( gāi)事件中,邪教徒死前饮用( yòng)的正是掺入氰化物的酷( kù)爱饮料)。
被梦想冲昏头脑( nǎo)的马特当场拍板追加预( yù)算至两亿五千万,甚至要( yào)求片名必须包含“酷爱”。
但( dàn)现实很快给了马特沉重( zhòng)一击。
面对老板的压力,他( tā)不得不退缩。
他不仅放弃( qì)了斯科塞斯的项目,还花( huā)费一千万美元买断其剧( jù)本,只为阻止这部电影问( wèn)世。
更残酷的是,他必须亲( qīn)自将这个决定告知满怀( huái)期待的斯科塞斯。
于是有( yǒu)了剧中令人心酸的一幕( mù):
在晚宴上,老马丁听闻噩( è)耗,难以置信地崩溃,伏在( zài)查理兹 · 塞隆肩上失声痛( tòng)哭。
马特的艺术雄心首战( zhàn)便以向资本彻底妥协告( gào)终,最终投入制作的,是一( yī)个平庸的合家欢广告剧( jù)本,充斥着网红舞蹈和生( shēng)硬植入。
身份带来的困扰( rǎo)远不止于此。
当马特以 CEO 身( shēn)份探班一部采用“一镜到( dào)底”手法拍摄的电影现场( chǎng)时,灾难再次降临。
他本想( xiǎng)低调观察以示支持,但整( zhěng)个剧组将他奉若神明。
工( gōng)作人员为他配备专用监( jiān)视器和零食,演员为讨好( hǎo)他而对其所有建议点头( tóu)称是,导演甚至无条件采( cǎi)纳他那些不专业的意见( jiàn)。
马特无意中穿走了一件( jiàn)关键戏服,导致拍摄中断( duàn);
他随口对剪辑节奏的评( píng)论被当作指令执行;
最终( zhōng),他停在片场的车辆彻底( dǐ)挡住了拍摄动线,导致这( zhè)场依赖特定天光的复杂( zá)长镜头戏份功亏一篑。
导( dǎo)演忍无可忍地怒吼:“你说( shuō)要支持女性电影人?那就( jiù)请离开这里,去别处支持( chí)!”
这次探班成了马特尴尬( gà)处境的缩影——
他怀揣对电( diàn)影的敬畏,其权力与身份( fèn)本身却成了创作最大的( de)干扰源。
马特的困境在另( lìng)一场冲突中达到高潮。
传( chuán)奇导演朗 · 霍华德(《美丽心( xīn)灵》)带着一部充满个人表( biǎo)达的作品来到大陆影业( yè)。
内部放映后,马特深知电( diàn)影后 45 分钟节奏拖沓、晦涩( sè)难懂,极可能遭遇市场冷( lěng)遇。
然而,当他必须直面霍( huò)华德提出删减意见时,却( què)再次陷入两难。
一方面,他( tā)认同导演的艺术坚持;另( lìng)一方面,他无法忽视商业( yè)风险。
沟通演变成激烈争( zhēng)执,最终爆发为肢体冲突( tū)。
霍华德的愤怒,是传统导( dǎo)演在资本与艺术夹缝中( zhōng)焦虑的极端体现。
马特则( zé)悲哀地发现,当他想谈艺( yì)术时,别人在谈钱;
当导演( yǎn)想谈创作时,他又被迫只( zhǐ)能谈市场。
他手握重金,却( què)无法弥合好莱坞根深蒂( dì)固的分裂。
贯穿全剧的暗( àn)线是大陆影业风雨飘摇( yáo)的命运。
正当马特团队在( zài)无数妥协和混乱中勉强( qiáng)维持运转时,一个终极危( wēi)机降临:这家百年老厂将( jiāng)被出售给流媒体巨头亚( yà)马逊。
极具讽刺意味的是( shì),《片厂风云》这部剧集本身( shēn),恰恰是由另一家流媒体( tǐ)巨头 Apple TV+ 投资制作的。
在决定( dìng)公司命运的展示会上,马( mǎ)特和他的团队竭尽全力( lì),甚至不惜采用非常规手( shǒu)段,只为保住这片承载他( tā)们电影梦想的“大陆”。
剧终( zhōng),他们虽暂时化解了危机( jī),但传统片厂在流媒体浪( làng)潮下的脆弱性已暴露无( wú)遗。
《片厂风云》中马丁 · 斯科( kē)塞斯抱着剧本痛哭并怒( nù)吼“该卖给 Apple TV+ ”的情节,并非凭( píng)空捏造。
现实中,斯科塞斯( sī) 2023 年的史诗巨作《花月杀手( shǒu)》正是由 Apple TV+ 联合派拉蒙出品( pǐn),并一举获得十项奥斯卡( kǎ)提名。
这恰是当下电影业( yè)最尖锐的悖论:曾被传统( tǒng)影人质疑艺术价值的流( liú)媒体,如今反成了作者电( diàn)影最后的“诺亚方舟”。
剧中( zhōng)大陆影业的困境,在迪士( shì)尼身上找到了残酷映照( zhào)。
耗资 2.7 亿美元的真人版《白( bái)雪公主》遭遇口碑票房双( shuāng)崩塌,烂番茄新鲜度仅 40%,全( quán)球票房惨淡收场。
当“白雪( xuě)公主”被强行赋予独立女( nǚ)性光环,当选角争议盖过( guò)故事本身,迪士尼对经典( diǎn) IP 的机械复制和价值观的( de)僵硬嫁接,暴露了其原创( chuàng)力的枯竭与对市场反馈( kuì)的误判。
2023 年,迪士尼竟无一( yī)部电影全球票房破 10 亿美( měi)元——
这是近十年来的首次( cì)。其流媒体平台 Disney+ 也面临用( yòng)户流失,内容库严重依赖( lài)旧 IP 翻炒,缺乏真正的新鲜( xiān)血液。
《片厂风云》撕开了好( hǎo)莱坞华丽袍子下的虱子( zi):
它本质上是一架被资本( běn)和惯性驱动的焦虑机器( qì)。
高层们沉迷于复制《芭比( bǐ)》的成功,对“多元化”的理解( jiě)肤浅到只剩肤色标签,对( duì)市场的判断依赖过时的( de)经验而非真正的洞察。
创( chuàng)作者在层层审批、数据模( mó)型和商业回报的挤压下( xià),妥协成为常态。
马特的每( měi)一次“搞砸”都是个体理想( xiǎng)在庞大系统齿轮中粉身( shēn)碎骨的微型悲剧。
它精准( zhǔn)地戳破一个真相:
在这个( gè)时代,拍一部不赔钱的电( diàn)影或许不难,但拍一部真( zhēn)正留存于影史的作品,需( xū)要的不仅仅是才华和热( rè)爱,更是挣脱系统惯性的( de)巨大勇气与难得的时运( yùn)。